跨境电商渠道购买进口食品时,消费者可能会面临一种常见的情况,即食品包装上没有中文标签,或者中文标签丢失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何准确判断食品的保质期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。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外文日期标识方法,以帮助正确判断食品的保质期。

1. "Best Before"(在该日期前最佳)。

"Best Before"有时也缩写为“BB”、“BBD”或“best before date”,它表示食品在该日期前最佳品质。有些商家也可能将其翻译为“最佳赏味期限”。例如,标签上出现"BEST BEF 220123",表示在2023年01月22日前食用最佳。

2. "Expiry Date"(到期日)。

"Expiry Date"有时也标注为“Exp.Date”或“Exp.”,意味着食品在该日期之后不建议食用,即到期日。例如,标签上出现"Exp:2014/08/30",表示到期日为2014年08月30日。

3. "Use by Date"(在此日期之前食用)。

"Use by Date"有时也标注为“USE BY”,它表明食品应在该日期之前食用。例如,标签上出现"USE BY 9/26/22",表示在2022年9月26日前食用。

4. "Production Date"和"Manufacture Date"(生产日期和制造日期)。

"Production Date"是生产日期,而"Manufacture Date"有时也会缩写为“MAN”、“MFD”或“MFG”是加工或制造日期。这些日期标识通常伴随着诸如“Storage Life”、“Stability”、“Validity”或“Duration”的字样,用来表示保质期的长短。日期可能以“XX Days”(XX天)、“XX Months”(XX个月)或“X Years”(X年)的方式标示。此外,日期的表示方式可能因国家而异,例如“年/月/日”、“日/月/年”或“月/日/年”,通常在食品包装上会有明确说明。

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根据我国《食品安全法》规定,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具备中文标签。因此,在购买一般贸易渠道进口的食品时,应仔细比对中文标签和外文标签上的日期标识,确保它们一致,以避免商家可能的日期篡改行为,从而保护消费者的权益。

总之,了解外文日期标识方法可以帮助正确判断进口食品的保质期。但无论如何,确保购买的食品具备中文标签是保障权益的重要步骤。